蒙古学学院简介
蒙古学学院的前身是在原林东师范学校蒙文科基础上设置的蒙古语言文学专业,成立于1978年。1980年11月,成立了昭乌达蒙族师范专科学校蒙古语言文学系。2006年,蒙古语言文学系和原历史系蒙授历史专业合并组建蒙古文史学院。2019年6月,改称为蒙古学学院。2021年11月,蒙授历史专业并入历史文化学院。
蒙古学学院现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应用语言学两个本科专业和学科教学(蒙古语文)硕士专业。设有语言学教研室、蒙古文学教研室、汉文学教研室及昭乌达文学研究所、北方民族语言研究所。资料室藏有蒙、汉、满、日、西里尔文史类图书资料1.5万册。
现有教职工3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讲师1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0人,硕士学位教师3人,在读博士教师2人;在校本科生257人,硕士研究生18人。
近年来,教学队伍中涌现出4名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名校级教学名师、1名校级教坛新秀,2名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主持人,10名校级精品课程和优秀课程主持人。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被评为校级品牌专业和自治区级品牌专业并于2014年8月被评为自治区普通高校首批19个重点建设专业之一、2019年被评为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蒙古语言文学品牌专业的建设与实践》《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的内涵式发展与实践》2项教学成果,于2014、2018年先后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蒙古文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语言学教学团队于2014年、2015年被评为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飞禽走兽游戏大厅下载-(福州)有限公司教师先后主编30多部全国蒙古文本专科统编教材,其中多部教材荣获省部级优秀教材奖。出版80多部学术专著和编著,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获得自治区和市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共40多项。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0多项。
蒙古学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扎实理论基础、鲜明应用导向、广泛社会适应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适应民族地区现代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中学语文教师和蒙古语文教师及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新闻部门从事文秘、蒙汉翻译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40多年来,共培养3000余名本专科生和40多名合作办学研究生和留学生。(截止到2022年2月28 日)